2013年都江堰清明放水節(jié) 拜水大典(圖)
摘要:古時,每到冬季,人們便用榪槎筑成臨時圍堰,淘修河床,加固河堤。作為傳承千年的民間習俗,每逢清明,民間都要舉行盛大的放水慶典儀式,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,進入春耕時節(jié),同時也紀念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。

4月4日,在都江堰放水節(jié)拜水大典上,從都江堰灌區(qū)37個縣和“5·12”地震援建城市上海市各征集的“親水寶寶”作為祈福大使放飛孔明燈。
國家旅游地理 四川成都4月5日訊 昨天,2013年中國·都江堰清明放水節(jié)開幕當天舉行拜水大典。據悉,今年的拜水大典分為“迎圣水·寶寶祈福”“祭李冰·拜水儀式”“砍榪槎·放水”三個篇章。
距今已有2300年歷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灌溉了成都、綿陽、德陽等四川7個市37個縣區(qū)的千萬畝農田。古時,每到冬季,人們便用榪槎筑成臨時圍堰,淘修河床,加固河堤。作為傳承千年的民間習俗,每逢清明,民間都要舉行盛大的放水慶典儀式,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,進入春耕時節(jié),同時也紀念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。
2006年,該民俗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

4月4日,演員在都江堰放水節(jié)拜水大典上表演砍榪槎放水。

4月4日,演員在都江堰放水節(jié)拜水大典上表演節(jié)目。

=4月4日,演員在都江堰放水節(jié)拜水大典上表演迎圣水儀式。
網友評論